在線SPI的普遍用法是架設在Printer之后,檢測印刷質量的好壞。 通常關注的檢測項目有: 錫量, 錫高, 橋連, 形狀,等等。 嚴格管控產品質量的使用者會統計和監控一段時間內的檢測數據,加以計算和判斷,并以此為依據,來管理整個印刷制成工藝。以上都是很好和成熟的SPI應用方法。
在這里我們提出一個新的使用方法供大家參考:
一般有經驗的工程師會有自己的經驗來制定印刷機參數,然后參照實際印刷質量來調整。這樣的方法缺少理論根據和穩定性。可能兩名不同的使用者制定的參數完全不同,給整個印刷制成的管控帶來不穩定因子。
如果利用SPI的檢測結果為依據,則可以得到較為有說服力和科學的參數范圍,并使其有連續性和穩定性。具體方法請看以下實例:印刷壓力和速度的參數尋找。
A) 根據實際狀況(PCB尺寸,鋼網開孔,厚度等)預估一個大概的印刷壓力和速度范圍。
B) 細化印刷壓力和速度,相應的編組。如預估壓力為5~8Kg,速度為60~80mm/秒,既可分成以下12組。
60mm/s | 70mm/s | 80mm/s | |
5Kg | 1組 | 2組 | 3組 |
6Kg | 4組 | 5組 | 6組 |
7Kg | 7組 | 8組 | 9組 |
8Kg | 10組 | 11組 | 12組 |
C) 分別按照12組參數來印刷相同數量的PCB(10片左右),用SPI檢測,記錄這些PCB
的體積測試結果。
D)然后有很多種方法來比較這些組別的優劣,比較常用的如:
1、體積正態分布圖比較:印刷優劣,一目了然。
2、CPK散點圖比較:可以用來判斷在哪一區域(組別)CPK呈現出穩定的趨勢。
3、CPK海岸線圖:可以直觀的發現在不同參數設置下,CPK的分布狀況,
用來制定一個可靠而且穩定的印刷參數范圍。
綜上所述,在線SPI可以在NPI時,或量產時來幫助制定或者優化現有的印刷參
數,使之不再純粹依賴于使用者的經驗。過程方便,沒有成本要求